第三次
犹太战争 (jan 1, 132 – jan 1, 135)
Description:
第三次犹太战争(公元 132 - 135 年)
战争起因
哈德良的重建计划:罗马皇帝哈德良计划在耶路撒冷的原址上建立一座罗马城市,并在圣殿山修建罗马神庙,供奉罗马诸神。这一计划彻底激怒了犹太人,因为圣殿山对于犹太教来说是最为神圣的地方。
民族与宗教情感的激发:哈德良的行为严重伤害了犹太人的民族和宗教感情,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犹太人在西蒙・巴尔・科赫巴的领导下,再次掀起大规模起义,试图恢复犹太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战争经过
初期胜利:起义军在西蒙・巴尔・科赫巴的卓越领导下,凭借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和高昂的斗志,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他们成功收复了耶路撒冷,并在周边地区多次击败罗马军队,罗马在犹地亚的统治一度摇摇欲坠。
罗马全力反扑:罗马皇帝哈德良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迅速从帝国各地调集大量精锐军团,包括第二、第三、第六和第十军团等,由著名将领尤里乌斯・塞维鲁指挥,对起义军展开大规模围剿。罗马军队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组织、先进的装备和丰富的作战经验,逐步扭转战局。
艰苦相持与最终失败:起义军虽然英勇抵抗,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双方力量悬殊逐渐显现。罗马军队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切断起义军的补给线,并对起义军控制的地区进行残酷扫荡。起义军被迫退入山区,凭借险要地形进行艰苦的游击战。最终,在公元 135 年,起义军最后的据点贝塔尔要塞被攻破,西蒙・巴尔・科赫巴战死,起义宣告失败。
战争结果
罗马对犹太人实施了极其严厉的报复。耶路撒冷被彻底摧毁,罗马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名为 “埃利亚・卡皮托利纳” 的新城,禁止犹太人进入,违者处死。犹太地区被更名为 “巴勒斯坦”,试图从名称上抹去犹太民族的痕迹。大量犹太人被屠杀,幸存者要么被卖为奴隶,要么被迫流亡他乡,犹太民族几乎被逐出家园,犹太教的发展也受到极大限制,只能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传承。
Added to timeline: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