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戰爭 (jan 1, 1453 – jan 1, 1483)
Description:
六 玫瑰戰爭
愛德華三世在世時,通過讓子女與最強大的貴族子嗣聯姻的方式來加強家族勢力。因此,大量土地和財富便集中到與王室聯姻又抱有政治野心的少數人手裡。這樣一來,愛德華三世採取的聯姻策略非但沒能起到加強王室的作用,反而造就了眾多競爭對手和強大的反對勢力,使王室面臨著更大的危險。特別是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滋長了好戰和貪婪習性的高級軍官與騎士,這些人回到英國後,比以前更加貪婪,渴望彌補因戰爭失敗而造成的損失,從而成為引發社會動盪和內戰的不安定因素。
1455年,蘭開斯特王朝的亨利六世免除攝政王理查的職位,導致理查擁兵奪權,內戰由此開始。由於蘭開斯特家族使用的族徽是紅玫瑰,理查所屬約克家族的族徽是白玫瑰,故稱“玫瑰戰爭”(1455~1485)。
1460年理查陣亡,次年其子愛德華率兵佔領倫敦。 1461年陶頓戰役中,蘭開斯特陣營失敗,愛德華登上王位,稱愛德華四世,約克王朝由此建立。
1483年,愛德華四世去世,其子繼位,稱愛德華五世,但由愛德華四世之弟理查攝政。不久,理查即位,廢除愛德華五世而自封理查三世。此舉引起兩大王族陣營內部的重新組合,約克派和蘭開斯特派的許多重要人物都聚集到里奇蒙伯爵亨利·都鐸的周圍。亨利·都鐸是蘭開斯特家族的一名遠親,是“蘭開斯特家族中最有繼承權”的威爾士人,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動蕩的生活中度過的,曾流亡布列塔尼。
1485年8月,亨利·都鐸率約克派和蘭開斯特派的聯合力量以及一支法國軍隊,渡過英吉利海峽在米爾福德港登陸,經過博斯沃思一戰打敗了理查的軍隊。亨利·都鐸成為英格蘭國王,稱亨利七世,創都鐸王朝。金雀花王朝就此壽終正寢。
玫瑰戰爭的結束,也標誌著一個新時期的到來。金雀花王朝及其製度所產生的封建貴族勢力經過近30年的相互殘殺,大部分已被消滅或瓦解。
玫瑰戰爭在形式上雖是一場王朝戰爭,是愛德華三世的子孫為爭奪王位繼承權而進行的戰爭,但其背後是封建勢力和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的爭奪:蘭開斯特派佔據著好戰的北方,約克派則在富庶的南方佔統治地位。最終,工商業發達、經濟上更為先進的南方地區戰勝了封建落後的北方地區,為接下來以新興資產階級為後盾的都鐸王朝打下了基礎。
Added to timeline: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