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
AIzaSyAYiBZKx7MnpbEhh9jyipgxe19OcubqV5w
May 1, 2025
1399470
403482
2

贝司:姬赓 (apr 1, 1996 – dec 31, 2020)

Description:

1981年11月10日,落地于石家庄妇产医院。
1988年,进入河北师大附小,和董亚千成为同班同学。
1996年,和董亚千、张培栋成立 the Nico 乐队,担任贝斯手。
2000年,南下长沙就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4年,返回石家庄攻读河北师范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后成为华信学院的英语老师。
酒鬼,疏于练琴,写全部的歌词,以前也写博客,文字透露出”强烈的压抑与细腻“。


(2011,河北青年报)
“姬赓是乐队成员中对文字比较有感觉的那个,写词的任务顺理成章地落到了他的头上。“乐队几个人想法性格都不太一样,他们的思维方式不是文字的,是音符的,而我比较偏向文字。”

(2012,东方早报)
Q: 会像Leonard Cohen一样除了做音乐,还写诗写小说或者做些别的表达吗?
姬赓:应该不会吧。我的确需要表达,但是我不会写散文。诗写得也不好,又很懒,写写歌词对我来说就够了。

(2012,城市画报)
”姬赓说他不写诗,甚至不写除歌词以外的任何文字作品,为什么?回答是,好东西看多了以后,写作变得肃穆可敬,不好轻易写——大概意思是这样。“
”姬赓最近想好好学学吉他。问起他当初为什么选择弹贝司,姬赓说早前听磁带里的音乐,觉得里面有种音色很好听,以为那是贝司音色,便决定弹贝司,后来才发现那其实是电吉他。“

(2016,向日社)
问:音乐在你的生命当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很多人觉得没音乐会死。
答:从生理上显然不是的(笑),但可能会更枯燥吧,那你说自杀的人,他也不缺阳光也不缺什么,他为什么要自杀呢,可能觉得不能继续生活下去。

(2019,花城关注)
何平:像《大石碎胸口》《杀死一个石家庄人》《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等,你的许多作品都有《史记·列传》的传神和力量,这种高度的典型能力和“诗史”力量恰恰是今天许多诗歌所不具备的,也是我特别珍视你作品的部分。
姬赓:可能与性格有关吧,我大概算是个内向的人,愤慨和温情激荡的时候,没有太多直接或即时的出口。那只好让这些经验沉积,慢慢提炼之后留下只言片语,它的密度会比较大,诚实,有力量,缺点是沉重,不好消化。但是在那些年里,对我来说歌词似乎只有这样一种写法。有几次也试着轻快起来,最后还是失败了。

Added to timeline:

Date:

apr 1, 1996
dec 31, 2020
~ 24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