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5, 2018 - 公投過後 多關懷身邊同志朋友
Description:
公投過後 多關懷身邊同志朋友
【陳明莉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陳明莉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新北市)
這次公投,挺同的「婚姻平權」與「性平教育」皆未過關;相對的,反同的「婚姻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結合」及「不應對國中小學生實施同志教育」都跨過門檻。
相較於二〇一二年、二〇一五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有超過五成台灣民眾,對同性戀者應擁有合法婚姻關係持正向看法;另外台灣亦曾多次被外媒讚稱為,全亞洲對待LGBT(男女同志、雙性戀及跨性別者)族群最友善的國家。這次公投結果顯示,台灣大多數的民眾並非真正友善同志。
挺同的挫敗,除政治、宗教因素外,不對稱的組織動員、媒體傳播與經費投注,造成許多民眾對同志的誤解是主要原因。事實上,台灣並非第一個在性平教育與同志平權上,遭遇反挫力量的國家,美、英、法、澳、加拿大都有過類似狀況。
然而台灣這次公投結果對同志造成的創傷,除遭受不實指控的屈辱經驗,成為難以抹去的羞辱記憶外,更包括整個社會對同志的否定。
社會挫敗與心理創傷的結果,有些同志會因憤怒不平,更加堅定意念,匯成一股積極的反抗力量。也會有一些同志因而退縮,抑鬱終日。
在不友善的社會,同志要有無比的勇氣和智慧,才能去除內心的恐懼或羞愧。英國名演員、同志解放運動之父奎丁.克里斯普說過,毅力是最強大的武器。就像《赤裸公僕》電影結尾,一群年輕男孩在街上驅趕克里斯普。踩著小碎步的他,不慌不忙地穿過這群人,回頭一句:「你們動不了我,我是高貴的英格蘭同志!」
台灣社會很多人對同志有刻板印象,甚至誤解。同志並非社會的邊緣或負面的存在,她╱他們有的是名作家、是名演員,是知名企業的CEO,甚至是國家的總理。我周遭的同志學生或朋友,她╱他們與一般人並無兩樣,是勤奮的員工、認真的學生,也是孝順的子女,只是性別認同或性傾向不同。這次公投結果,面對一股社會不友善的強大壓力,讓她╱他們感到挫折、憂心與沮喪,很多人都難過掉下眼淚。
她╱他們感覺到公投過後,生存似乎更加艱難了。然而,別忘了在強大的壓力下,還有三百多萬人挺身而出。因此,如果身邊有同志或其他性少數的朋友或子女,當她╱他們在暗自傷心哭泣時,希望妳╱你能伸出溫暖的雙手,抱抱她╱他們,讓她╱他們感受到支持與陪伴。在此,特別感謝您!
【2018-12-05/聯合報/A12版/民意論壇.教育】
Added to timeline:
Date:
~ 6 years and 10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