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22, 2007 - ☆十七届一中全会
Description:
(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于2007年10月22日上午在北京举行,选举产生了中共第十七届中央领导机构。
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
9个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25-1 委员:政治局委员当中有薄熙来
(到此时习近平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习近平是副主席,李克强是副总理,基本是预定了主席和总理的位置。而薄熙来和李源潮都只是委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5%B1%E4%BA%A7%E5%85%9A%E7%AC%AC%E5%8D%81%E4%B8%83%E5%B1%8A%E4%B8%AD%E5%A4%AE%E5%A7%94%E5%91%98%E4%BC%9A
2007年10月22日
对比十六和十七届政治局常委,有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如此?
1. 资深常委的退休
变化:曾庆红、黄菊、吴官正和罗干四位常委在十七大后退休。
原因:这四位常委的退出主要是因为年龄原因。
曾庆红:他被认为是江泽民的重要心腹,其退休意味着江泽民派系的影响力开始减弱。
黄菊:作为“上海帮”的核心人物,他的去世(2007年5月)和之后的空缺,也影响了十七大的人事布局。
吴官正和罗干:分别负责纪检和政法系统,他们的退休为新的领导人接管这些重要部门提供了机会。
对比中共第十六届(2002-2007)和第十七届(2007-2012)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单,可以看到显著的人事变动,这些变化不仅是简单的代际更替,更反映了中国高层权力格局的演变和派系力量的消长。
两届政治局常委的名单对比
第十六届政治局常委 (2002年):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曾庆红
黄菊
吴官正
李长春
罗干
第十七届政治局常委 (2007年):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李长春
习近平
李克强
贺国强
周永康
主要变化和原因分析
对比两个名单,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关键变化:
1. 资深常委的退休
变化:曾庆红、黄菊、吴官正和罗干四位常委在十七大后退休。
原因:这四位常委的退出主要是因为年龄原因。按照中共党内“七上八下”(67岁留任,68岁退休)的不成文规定,他们在2007年时已接近或超过退休年龄。他们的离任标志着“第三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完全退出,为“第四代领导集体”的权力巩固和下一代接班人选的进入创造了空间。
曾庆红:他被认为是江泽民的重要心腹,其退休意味着江泽民派系的影响力开始减弱。
黄菊:作为“上海帮”的核心人物,他的去世(2007年5月)和之后的空缺,也影响了十七大的人事布局。
吴官正和罗干:分别负责纪检和政法系统,他们的退休为新的领导人接管这些重要部门提供了机会。
2. 新常委的进入
变化: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和周永康四位新面孔进入常委。
原因:这四人的入常是多种政治力量博弈和妥协的结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和李克强的入常,这被视为确定了下一代领导人的接班人选。
习近平与李克强:他们的入常是权力平衡的结果。当时,以胡锦涛为首的“团派”与以江泽民为首的“江派”之间存在制衡。李克强被视为胡锦涛的亲信和“团派”代表,而习近平虽然是“太子党”出身,但被认为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协人选”。最终,两人同时入常,体现了高层寻求共识、避免一方独大的政治智慧,也为未来的权力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
贺国强:他接替吴官正,出任中纪委书记,负责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这显示出胡锦涛对反腐工作的重视和对中纪委系统的掌控。
周永康:他接替罗干,出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作为“江派”的重要成员,他的入常被视为是江泽民派系在权力分配中仍然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
3. 核心领导层的延续
变化: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和李长春五位常委留任。
原因:这五位常委在十六大后已是核心领导层成员。他们的留任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政治的稳定性。胡锦涛继续担任总书记,吴邦国、温家宝和贾庆林分别执掌立法、行政和政协系统,李长春则负责意识形态工作。他们的留任是维持核心领导集体稳定的需要,确保了中国在下一个五年平稳发展。
总而言之,从十六大到十七大,政治局常委的变化是权力代际交替、派系力量消长以及为下一代领导人铺路的综合体现。这次人事调整,既体现了中共高层权力运行的规则,也为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埋下了伏笔。
Added to timeline: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