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янв 800 г. - 教宗良三世加冕查理曼為「羅馬人的皇帝」
Описание:
基督教歐洲的國王查理曼
西歐自西羅馬帝國覆亡三個世紀後的首位受教宗認可的皇帝。其所建立的大法蘭克被稱為加洛林帝國。自此被稱為「歐洲之父」。
克羅維斯改變了宗教信仰,達戈貝爾特才智出眾,而查理則富於靈感。像他的祖父鐵鎚查理一樣,查理也有深厚而強烈的宗教信仰。他敏銳地感覺到教會的缺陷和弱點。他把親自過問神父的教育和品德作為自己的職責。在他看來,基督教便是新歐洲的紐帶。作為神職的國王,他認真對待宗教的使命。查理曼是十字軍戰士的鼻祖,在各條邊境上進行傳播基督教義的戰鬥。
他竭盡全力加強宗教信仰,把禮拜儀式建立在無可非議的基礎上。他招來一個盎格魯-撒克遜修道士阿爾昆,把他安置在圖爾的聖馬丁修道院,讓他校對拉丁文本的《聖經》,強制推行《聖經》拉丁文譯本。查理下令讓整個基督教國家抄寫《聖經》全文,在教堂附近和修道院內建立學校,以便培養足夠數量的“抄寫人”。他認為經文有頭等的重要意義。
查理本人是有文化的,他曾學過著名語法學家比薩的皮埃爾的課程。他懂得拉丁文和希臘文,並且向阿爾昆學過天文、算術和哲學。他確信,只有獲得科學、文藝的進步,絕對尊重宗教,歐洲才能鞏固它的存在。而法蘭克人只有把意大利、西班牙、遠方的希臘和近處的英國所擁有的一切才智都吸引到高盧來,這種進步才有可能。 “加洛林的文藝復興”在很大程度上是查理曼個人的功績。他是第一個對恢復古代文明的精神生活表示關切的“蠻族”國王,他的做法是提倡宗教生活作為這種精神生活的紐帶和激勵。
教皇遭受倫巴底人的威脅,查理應他的請求對意大利進行干預。公元774年,經過一番苦戰,俘獲了倫巴底國王迪迪埃。查理立即帶上了倫巴底國王的鐵冕。又經過連續的戰役,他征服了意大利,立他的兒子丕平為意大利國王(781年)。
查理曼這時成了從易北河到埃布羅河,從北海到地中海這整個歐洲大陸的主宰。從789年起,他建都在亞琛,並把歐洲各國的學者和藝術家都吸引到這裡來。查理曼作為教會的保護人,教皇的捍衛者,在公元800年舉行的加冕典禮上,他理所當然地以新的西方帝國皇帝的姿態出現。
由於舉行了羅馬的儀式,法蘭克國王似乎重建了提奧多西的帝國,這對教會大大有利。
實際上,查理曼並沒有過分要求這種承認。他感到自己在建立一個新歐洲,而不是恢復過去的政治形式。他不相信帝國會永存,但他希望傳播基督教的文明。
加洛林王朝的文藝復興
加洛林王朝的歐洲在法蘭克軍隊的保護下,在使它得到一定程度的統一的教會的精神統治下,再次繁榮起來。然而,這次“復興”並不是由於貿易的恢復;確實,富有的領主花費很多錢想購買東方的產品,香料繼續經由海上和陸路的長途運輸來供應歐洲市場。但是,城市市場仍然有限,經濟的地區性很強。
農業活動重新出現繁榮。人們又可以平安無事地耕種大地產。土地屬於領主或教會的權貴,領主的土地都是國王賜予的。領主和教會讓他們的農奴直接耕種土地(在他們的“留用地”上),或是要自由農民,即原羅馬時期的舊“隸農”服勞役來耕種。他們還以租地的形式,把一部分土地分給“租地農民”和“固著在土地上的”奴隸。農民對耕種領主的“留用地”缺乏熱情而且往往十分窮苦,以至無法提高他們自己土地上作物的產量。因此,根本談不到技術上的進步。開墾荒地也非常少。不過這無關緊要。穩定的政治秩序保證人人都能和平地勞動。西方這一新的現實體現在物質生活的普遍提高。王室廣闊的領地向宮廷和大領主提供極為可觀的收入。
查理曼和他的前輩一樣,把土地分成“采邑”,分封給“附庸”,受封者要宣誓效忠國王,並服“軍役”。為了使附庸宣誓效忠並保證其忠誠,查理慣於向各省派出特使,即missi dominici(欽差),他們要宣喻國王的命令,然後要向國王報告執行的情況。國王查理沒有力量維持常設的行政管理機構,他用這種一級一級附庸的金字塔式政權來代替。
確實,在王宮裡,國王周圍的一些辦事部門都是常設機構。例如,管理“禮拜堂”的負責宗教事務,管理“文書房”的就是秘書處,“宮內伯爵”負責司法。還有一些管理國內事務的官職則分配給宮廷貴族。
伯爵(約250個)在各省代表查理曼,並掌握廣泛的權力。他們從位於亞琛的王宮接受書面命令,即“敕令”,並認真執行。伯爵都是擁有大量土地和封地的大領主,國王為了酬謝他們過去的勞苦,不斷擴大他們的領地。這些領主自己也有附庸,並分封給他們土地。這樣,“封建”制度便日益鞏固。
教士通常出身於貴族,自從國王接受聖禮後,教士就臣服於王權。查理曼利用這種權力(這是他的前輩很少享有的權力),按照聖卜尼法指出的途徑,深入改革教會。本堂神甫受權對本教區居民的土地收成徵收實物稅,即什一稅(dîme)。修道士的規章得到加強。主教都是從虔誠和有才智的人裡挑選出來的。查理曼想把那些因貪圖錢財和享樂而玷污教會的人從教會中趕出去。為了監督主教和領導各省的教會,設立了幾個大主教。查理曼保證教士有自己的收入,使他們擺脫對貴族的依賴;但是他要求教士以最嚴謹的虔誠來保衛和宣揚宗教。
查理曼還賦予神父向各處傳播文化的使命。在村莊里建立免費的學校,教人民識字。著名的阿爾昆親自為孩子們編寫課本。宮廷學院在埃克斯培養一批教師,然後派往各地農村。一種非常清晰易讀的新字體(“加洛林小寫字體”)得到推廣,以便掃除文盲。儘管拉丁文又成為有學問的人的語言,人民的語言也得到鼓勵,並且在城市裡發展起來。
皇帝自己說法蘭克語,但他密切注意各省高盧羅馬居民口頭語言的演變:羅馬化各地區所使用的變種的拉丁語,受了蠻族方言的影響,慢慢變成一種新的語言,從而產生後來的中世紀“法語”。
查理曼希望革新了的教會有一個壯觀的環境。他招來歐洲最好的建築師、雕刻家和畫家,建造修道院、隱修院、教堂。盧瓦雷的日爾米尼·累·普雷教堂,聖日耳曼德奧塞爾教堂的地下墓地,都是這一巨大努力的見證。查理曼肯定了教士的特權,但他要求教士提高歐洲的文化水平,並使他的首都成為阿爾昆所說的“新雅典”。
Добавлено на ленту времени:
Дата: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