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it/
AIzaSyB4mHJ5NPEv-XzF7P6NDYXjlkCWaeKw5bc
November 1, 2025
4165540
92912
2
Public Timelines
FAQ Ricevere il Premium

18 magg 2014 anni - #跨性別與同志運動 凱道百座墓碑 爭同志人權

Descrizione:

凱道百座墓碑 爭同志人權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響應「國際反恐同日」,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昨天在凱道豎立一百座「因恐同而死」的墓碑。該聯盟總召王安頤表示,社會必須正視同性戀人權,不要再有人因此而死。
響應「國際反恐同日」,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昨天在凱道豎立一百座「因恐同而死」的墓碑。該聯盟總召王安頤表示,社會必須正視同性戀人權,不要再有人因此而死。 記者林澔一╱攝影
凱達格蘭大道昨天立起100座紙墓碑。每座墓碑上寫著一位因社會壓力而死的同志名字,碑上有QR Code,用手機掃描即可知道他╱她們的故事。

昨天是國際反恐同日,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簡稱同盟)於總統府前舉行「從墳墓裡向全世界恐同的心靈示威」活動。同盟總召王安頤表示,這些墓碑不是「哀悼」,而是「致敬」,「他們的死亡體現了這個世界的不正義,是對這個世界最嚴正的示威。」

「我認同女性,卻拿著男性身分證。」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秘書長葉若瑛,以自身的故事訴說社會壓力。他從上廁所、就醫到求職,飽受歧視。他指出,這100座墓碑中有許多人,便是因為大眾對跨性別的不了解,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葉若瑛指出,台灣法律允許變性,但條件非常嚴苛。首先得經精神科醫生鑑定認同問題,還要做變性手術。他表示,「我認為我是男生還是女生」無法鑑定,變性手術更有許多的風險與後遺症。

他呼籲政府和性別團體協商,盡快消除對跨性別者不平等的規定,「政府每拖一天,這裡的墳墓就可能多一座。」

人權律師顧立雄多年前曾參與「葉永鋕案」的調查,了解校園內對跨性別者霸凌的嚴重性。他指出,15年來台灣對性別平等法的推行仍然不夠,台灣人仍然無法以同理心來互相肯定。「無論以平等或反歧視的角度,我們都該共同努力,將性別平等的觀念落實到每一個角落。」

同盟發言人陳嘉君說,要解決社會歧視,「法律必須先行」。同盟希望可以透過公民記者遊說立法委員,盡快通過院總1150號「同志人權法案」,還給同志長期被剝奪的基本人權。

【2014-05-18/聯合報/B2版/北市綜合新聞】

Aggiunto al nastro di tempo:

21 giu 2021
0
0
1921

Data:

18 magg 2014 anni
Adesso
~ 11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