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it/
AIzaSyB4mHJ5NPEv-XzF7P6NDYXjlkCWaeKw5bc
November 1, 2025
4012386
92912
2
Public Timelines
FAQ Ricevere il Premium

15 giug 2002 anni - 論述成型,帶有模糊。 這則新聞讓人聯想起上世紀「蝴蝶夫人」的故事, 和前兩年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男孩別哭」。 世上有一種「跨性別」的人,不管上帝給他們什麼生理性別, 他們要選擇自己的心理性別認同。

Descrizione:

《聯合筆記》
男孩別哭,女孩別怕

【梁玉芳】
歌手秀蘭瑪雅被指她曾同居兩個月的「男友」是女兒身,秀蘭瑪雅堅稱自己不是同性戀,只相信「世上有長相秀氣的男生」,即使彼此擁抱、接吻,也不知道對方是女孩。

這則新聞讓人聯想起上世紀「蝴蝶夫人」的故事,和前兩年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男孩別哭」。男兒身的蝴蝶夫人可以讓異國夫婿對「她」的性別不疑有「他」,隱藏性別在親密關係中並非不可能;「男孩別哭」中立志要成為男孩的女孩終於找到愛「他」的女孩,卻被平日常混在一起的「哥們」強暴殺害。

這兩個故事和秀蘭瑪雅的撲朔情事都拼貼出人生圖像的另一種可能性:世上有一種「跨性別」的人,不管上帝給他們什麼生理性別,他們要選擇自己的心理性別認同。

不論你同不同意或喜不喜歡,這是一種存在的現實:有男生天生陰柔,喜歡女裝打扮;也有女生痛恨自己的乳房,寧願緊緊纏裹遮去陰性象徵,以男裝示人。在社會未知的角落裡,有人真的像十多年前的卡通「寶馬王子」一樣,公主裝成王子;有扮成男孩的女生寧願忍著不上廁所,只是為了避免暴露生理的異樣。

在一個保守社會中,異類注定要受苦。但社會禁忌逐漸鬆動,多元的性別認同也隨之趨於自由。以國外經驗看,在性別運動的歷史進程中,女權運動提攜了同志運動,同志運動帶入了雙性戀者、變性者,這些想要跨越天生性別界線的「跨性別者」,也努力希望改變社會的歧視。

台灣也必然要走過這條路。先是獨大的父權漸衰,新好男人品種出現,藉著學生葉永誌的死亡、藝人陳俊生的女扮男裝、Tony Chen 為娘娘腔正名為「溫柔漢」等事件的碰撞,在性別界線上戒嚴的台灣社會其實已逐漸鬆動。

把眼光拉遠來看這場女歌手雌雄難辨的情事。為什麼同性戀可以當成威脅別人的理由?是因為有人懼怕這個負面標籤。懼怕來自於歧視,當歧視消失,藝人們也就可以不再背負「我不反對同性戀,但我絕對不是同志」的澄清包袱。

【2002-06-15/聯合報/15版/民意論壇】

Aggiunto al nastro di tempo:

21 giu 2021
0
0
1921

Data:

15 giug 2002 anni
Adesso
~ 2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