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fr/
AIzaSyB4mHJ5NPEv-XzF7P6NDYXjlkCWaeKw5bc
November 1, 2025
4109454
92912
2
Public Timelines
FAQ Obtenir le Premium

3 oct. 2010 - 2010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台灣女導陳詩姍的「當他變成她」, 講述她國小數學老師原本是男人, 有老婆也有小孩。歷經20年的掙扎,他動了變性手術,歷經人生巨變的妻子, 最後和他從夫妻變成姊妹。 「對話跨性別」探索跨性別者從女變男的歷程, 從預備變性前服用睪酮素,到其間身體的改變, 變性者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與性別, 又如何從旁人的眼光認知自我? 跨性別者如何與其他社群對話?讓人深思性別議題。

Description: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青春的酸甜苦辣
台灣舉辦女性影展一晃眼已進入第17屆,如同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 今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主題即鎖定「青春17歲」,10月8日起將獻映來自22國、總計58部參展影片。
【本報記者╱周美惠】
「再見媽媽」裡的亡母因懼高症,遲遲未能升天。
韓國電影「等待回家的日子」被選為日、韓、台、印合辦的首屆「亞洲女性影展聯盟」的年度影片。
韓國電影「等待回家的日子」被選為日、韓、台、印合辦的首屆「亞洲女性影展聯盟」的年度影片。 圖╱女性影展提供 非報系
「男人不知道的事」刻畫蘭嶼達悟族女人慰勞丈夫的辛勞。
愛情、麵包、青春、家庭、身體與性解放……當代女性像八爪章魚般,什麼都想抓。女性主義的浪潮催生亞洲各國的女性影展,女性影展也成為見微知著、洞悉女性思潮的窗口。

2010台灣國際女性影展,10月8日起在台北新光影城上映,以10天時間上映58部參展影片。

牽阮的手 民主運動vs.情愛

當代女性如何看待愛情?女導的觀點可以見之一斑。

以執導紀錄片「無米樂」一炮而紅的情侶檔導演顏蘭權、莊益增,這回以關照女權鬥士田媽媽愛情與婚姻的「牽阮的手」為影展開幕,透過交錯的歷史影像、訪談與畫龍點睛的動畫,觀照田媽媽經歷的民主運動和兒女情愛。片中雖不免觸及民主運動,但顏蘭權再三強調,「愛情」才是主角。

與愛無關 施暴男性發言

郭笑芸執導的「與愛無關」突破家暴議題一向以女性為主軸的拍攝方式,讓動手施暴的男性發言:「打妳的時候,我也很心疼啊。」片中記錄施暴男人在參加家暴問題心理輔導課中,陳述為何動手施暴的經驗,平衡觀照家暴議題。

本屆影展新添的「青春記事簿」單元,呼應「青春17歲」的主題,囊括少女情懷的遐想、初嘗禁果的羞澀與同儕壓力的焦慮。

等待回家的日子 孤女迎新

韓裔法籍導演烏妮‧勒孔特執導的「等待回家的日子」是其中的亮點。今年四月由日、韓、台、印組成的「亞洲女性電影聯盟」首度頒發年度影片獎,「等待回家的日子」拔得頭籌。

電影描述一位被生父遺棄在孤兒院的韓國小女孩,原本抗拒孤兒院清寒、管教嚴厲、競爭激烈的生活,在嘗試自殺、逃跑無效後,逐漸改變心意,迎向新生活。

臉紅的夏日 發現身體祕密

「拜金少女」則描述一位害羞的少女因渴望同儕認同,學會以身體換取金錢和虛榮心。少男愛上少女,和她共度一夜春宵,但因經驗不足而失敗,成為全校笑柄,少男因此羞愧走上絕路,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男男女女,變變變的歷程,是吸引女導們的另一焦點。女影開幕外片、由「摩托車日記」副導索羅門諾芙執導的「臉紅的夏日」,描述一位雌雄同體的阿根廷「小男孩」,在情竇初開之時竟然初潮,因而發現自己身體的祕密,藉成長歷程的性別焦慮與混亂,反思性別。

當他變成她 夫妻變成姊妹

台灣女導陳詩姍的「當他變成她」,講述她國小數學老師原本是男人,有老婆也有小孩。歷經20年的掙扎,他動了變性手術,歷經人生巨變的妻子,最後和他從夫妻變成姊妹。

「對話跨性別」探索跨性別者從女變男的歷程,從預備變性前服用睪酮素,到其間身體的改變,變性者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與性別,又如何從旁人的眼光認知自我?跨性別者如何與其他社群對話?讓人深思性別議題。

寶萊塢尋芳記 尋死前的火光

「寶萊塢尋芳記」裡一位剛丟掉工作、一心尋死的英語教師,死前想找個女人,沒想到竟遇見一位男子扮成的「妓女」,磨擦出意想不到的火光。

雖然劇場工作者王墨林批評女性影展長年大量探索女性身體與性議題,較少關注生命本身的寂寞與孤獨,早已「新鮮感不再」。

但是本屆女性影展總監游婷敬認為,「女性的身體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被解放」,即使女影已耕耘身體議題十多年,可探索的層面依舊不少,「不同族群、不同世代的身體呈現不同樣貌,」女影思潮的前瞻性不虞匱乏。

「台灣年輕女導在動畫方面明顯很出色!」游婷敬也讚揚台灣參展影片在數位動畫方面的成就。

妹妹揹著洋娃娃 想像空間無限

其中如:余紫詠的「鮽中娛」、張淑滿「妹妹揹著洋娃娃」、劉韋吟「胖奇」、黃慈怡的「洞」等,或描述女子受魚牽引回到出生源頭的奇遇;或以背光拼貼手法呈現女孩成長的故事;或以身體出現奇異的黑洞隱喻欲求不滿;或從胖女孩的角度來討論女性身材議題,皆充滿想像空間。

親親媽咪寶貝 最吸引王墨林

「酷兒」不酷?性解放與身體議題也不再「新鮮」?劇場工作者王墨林認為,女性影展慣見的酷兒、性議題對他來說早已不新鮮,2010女性影展最吸引他的,是新添的「親親媽咪寶貝」單元。

「這個單元的故事看似傳統,反倒可以供人反思在失敗、挫折的危機中,女性如何運用智慧與意志自我超越。」王墨林如此分析。

影展閉幕片「借來的幸福」裡,為了革命參與恐怖組織的母親說:「政治和女兒,我選擇政治。」為此她流亡異域另組新家庭。30年後,被她拋棄的女兒,假借車禍住進母親的莊園,讓母親的家庭發生一場「大地震」。

母親極力想隱瞞這個祕密,女兒卻硬是要和眾人攤牌。她們各自想要維護的愛,如何衝突與抉擇?導演蘇珊‧施奈德以擅長的戲劇張力展現母女倆的衝突與辯論,曾在多項國際影展大放異彩。

「母親的包袱,女兒的選擇」描述日本籍的媽媽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移居到美國紐約,但911事件發生後,她開始深思如何在職場和母職間權衡得失。

「再見媽媽」乍看像鬼片─明雅剛過世的媽媽,因為有懼高症,一時無法真正離開這個世界,老出現在明雅身旁,甚至要她偷奠儀,好「一起逃家」。明雅只好陪母親練習、克服了懼高症,媽媽終於升天了,明雅失落不已……

「網路的世界裡性氾濫,家庭體制的崩解,令人愈發感到這世界的愛已越來越枯竭,人與人溝通無能,需要更加穩定的愛的關係,」王墨林喟嘆。

在性愛與身體之外,回溯生命本源的親情,也許是傳統老調,卻是當代人渴求的甘霖。

【2010-10-03/聯合報/D2版/文化廣場】

Ajouté au bande de temps:

21 juin 2021
0
0
1922

Date:

3 oct. 2010
Maintenaint
~ Il y a 15 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