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de/
AIzaSyB4mHJ5NPEv-XzF7P6NDYXjlkCWaeKw5bc
November 1, 2025
Create a timeline
Public Timelines
For education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teachers
For students
Cabinet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teachers
For students
Open cabinet
FAQ
Das Premium bekommen
Close
Create a timeline
Public timelines
FAQ
About & Feedback
Vereinbarung
Privatheit
FAQ
Support 24/7
Cabinet
Get premium
Donate
Herunterladen
Export
Eine Kopie erstellen
Premium
In der Webseite integrieren
Share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草案運動時間線
Category:
Andere
Wurde aktualisiert:
12 Okt 2020
0
0
818
Autoren
Created by
Gary Fong
Attachments
Comments
AntiELAB Timeline
By
Gary Fong
12 Okt 2020
0
0
813
Ereignisse
6.14 一群「香港媽媽」在遮打花園舉行反修例集氣大會
8.17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發言人稱美國參眾議員推動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
6.14 多名香港前公職人員和專業人士呼籲林鄭撤回草案
8.17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和拿大外交部長呼籲各方克制
6.14 過百位香港中學校長和前校長呼籲港府擱置修例
8.18 中國駐歐盟使團回應歐盟和加拿大,稱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
6.14 香港醫院管理局發稱有機制處理執法人員索取病人資料的要求
8.18 一百七十萬人參加民陣流水式集會
6.14 香港二十多個專業團體要求歐美制裁港府官員和立法會議員
8.18 港府稱在局勢平靜後港府會和市民對話
6.14 七個國際法律組織指出修例傷害香港法治
8.19 中國官媒稱武警在深圳集結導致香港暴力退潮
6.15 林鄭宣布暫緩修例並稱贊成警務處對6月12日示威的暴動定性
8.18 特朗普稱假如中國以「天安門事件」的手法鎮壓香港,中美貿易談判將難以達成協議
6.15 香港示威者梁凌杰墮地身亡
8.19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批評加拿大外交部長發表所謂涉港聲明
6.15 台灣陸委會反對港府企圖將司法互助問題納入一個中國框架處理
8.19 香港地產商稱嚴正向「港獨」及「暴動者」說「不」
6.15 台灣總統府指港府以涉台灣案件為由修例是不負責任與缺乏道德
8.19 香港專業測量師聯署聲明批評港府漠視民意
6.16 二百萬零一人參加民陣第四次發起反修例遊行
8.19 美國副總統稱如果中國要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需要信守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承諾
6.16 港府稱已停止修例工作,林鄭向市民致歉
8.19 香港網民發起眾籌在全球報章刊登廣告
6.16 香港總商會歡迎港府布暫緩修例
8.19 杜魯多促請中國政府尊重「一國兩制」
6.16 台灣陸委會稱反修例風波突顯「一國兩制」的失敗
8.20 中國官媒發表時評稱香港激進分子冒犯國家尊嚴和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
6.17 三百人出席香港社福界罷工集會
8.20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加拿大方面言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6.17 盧偉聰稱沒有說6月12日整個示威活動是暴動
8.20 香港親泛民組織���出《2019���香港動盪調查委員會條例草案》
6.17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呼籲港府回應民眾的關切並和持分者磋商。
8.21 梁振英要求英國國會停止就香港反修例運動發表不實和煽風點火的言論
6.17 香港立法會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指醫管局洩露病人資料致受傷示威者被捕
8.21 中國外長王毅稱港府將會依法保護外籍居民的正當合法權益
6.17 醫管局稱沒有收到警察要求索取病人資料
8.21 數百香港市民因7.21一個月在元朗西鐵站靜坐抗議
6.17 文翠珊稱中方必須尊重《中英聯合聲明》所載的權利與自由。
8.22 中國官媒要求西方政客停止插手香港事務
6.17 台灣立法院譴責港府以武力處理群眾運動
8.22 滙豐、渣打及東亞三間香港銀行登報反對暴力
6.18 林鄭在記者會親身致歉
8.22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指加拿大政客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6.18 香港六大宗教領袖呼籲港人接受林鄭道歉
8.22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呼籲年輕人能以有效和非自我毀滅的方式表達意見
6.18 英國外交部亞太事務國務大臣稱歡迎林鄭的聲明並重申《中英聯合聲明》依然有效
8.23 香港跨界別組織「和理同行」提倡成立獨立調查會,
6.18 ���盟歡迎港府暫緩修例
8.23 香港會計界發起遊行要求港府正視民間五大訴求
6.18 香港總商會尊重林鄭道歉
8.23 香港總商會呼籲社會停止對峙
6.19 李家超修例引起社會矛盾致歉
8.23 港澳辦前主任王光亞表示社會未有可以讓林鄭回應市民訴求的氣氛
6.19 湯漢樞機及蘇成溢牧師呼籲港府撤回修例
8.23 香港市民仿效1989年「波羅的海之路」發起「香港之路」的活動
6.19 四大警察協會反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8.23 超過500輛香港的士掛上國旗並貼上海報在各區行駛
6.21 多個香港大專院校學生會發起「不合作運動」包圍政府總部
8.24 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稱不容許亦不贊成教師罷課
6.21 鄭若驊在網誌道歉
8.24 香港示威者在觀塘區發起「燃點香港,全民覺醒」遊行
6.21 香港建制派議員蔣麗芸倡港府加強宣傳後可重推修例
8.24 前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表示中國不會犧牲香港
6.21 香港大律師公會呼籲港府完全撤回草案
8.25 張建宗希望香港各界拒絕把政治爭拗帶入校園
6.22 香港天主教大專聯會成員在羅馬向教宗方濟各講述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
8.25 數百名香港警察家屬集會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6.22 鄭若驊出稱現時先考慮用現有機制而非獨立調查委員會處理投訴
8.25 香港市民發起荃葵青遊行和「流水式」集會
6.23 多名前香港高官及立法會議員呼籲林鄭撤回修例和暴動定性
8.25 九龍灣麗晶花園居民圍堵管理處遭警方驅散
6.23 醫學界、法律界及衞生服務界選委批評警方在醫院內搜證
8.25 中國官媒譴責香港激進示威者
6.24 香港示威者到灣仔稅務大樓抗議
8.26 香港警隊員佐級協會譴責於過去周末發生的暴力事件
6.24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表示二十國集團峰會將不會討論香港問題
8.26 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譴責激進示威者行為
6.24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敦促港府修例時諮詢民意
8.26 七百名東區醫院醫護人員聯署強烈譴責港府及警察
6.25 香港連登網民發起眾籌在多國登報呼籲關注香港修例
8.26 中國官媒指部分報道宣揚香港警察使用暴力是欺騙世界輿論
6.25 香港宗教界教育界人士呼籲港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8.26 七大工業國集團發表聲明支持香港自治並呼籲各方冷靜。
6.25 英國暫停向香港出口人群控制裝備
8.27 示威者圍堵深水埗警署要求釋被捕人士
6.26 香港示威者到G20國家駐港領事前請願
8.27 逾百名市民包圍黃大仙中心商場客戶服務部和在黃大仙紀律部隊宿舍外聚集
6.26 萬人出席民陣舉行G20 Free Hong Kong集會
8.27 林鄭稱希望繼續構建對話平台,但沒有正面回應會否引用緊急法
6.26 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稱為執法索取病人資料並無問題
8.27 疑似為前特首梁振英人士���紅������8月3踐踏國旗和其他事件的肇事者
6.27 香港示威者圍堵律政中心
8.27 葉劉淑儀稱赴美香港議員同意中美貿易戰不應傷害香港和不希望見到有任何措施制裁香港,有份出席的泛民主派議員否認
6.27 多個歐美大型報章刊登港人要求港府撤回修例的公開信
8.27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反對七國集團峰會干預香港事務
6.27 多名港府前高官請林鄭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8.27 「守護香港大聯盟」呼籲���香港中小學校長制止針對警察家屬的校園欺凌行為
6.27 安倍晉三對習近平指維持一國兩制對香港發展十分重要
8.27 中國外長王毅要求香港各界支持港府止暴制亂
6.28 三千人參加「連結G20民主香港集會」
8.27 香港逾二十個界別從業員宣布下週罷工
6.28 德國國會議員要求德國總理默克爾捍衛香港的自治和一國兩制
8.28 有團體到香港政府總部外請願要求訂立蒙面法
6.28 香港地產建設商歡迎政府暫緩修訂條例
8.28 香港中電集團主席米高嘉道理稱反對任何暴力行為
6.29 21歲的香港大學生盧曉欣留下反修例的遺言後���樓身亡
8.28 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指將為有需要學生提供社交及情緒支援
6.29 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不贊成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8.28 職工盟發起集會譴責國泰航空解僱涉及反修例活動或發表相關言論的員工
6.30 29歲女文員鄔幸恩在臉書留下和反修例有關的遺言後墮樓身亡。
8.28 香港示威者在深水埗警署聚集後被警員驅散
6.30 十六萬五千人出席支持警察執法集會
8.28 香港平等機會婦女聯席集會要求追究警察施行性暴力
6.30 張建宗稱未來施政將去除家長式心態和以青年為本
8.28 香港互聯網供應商協會反對港府限制互聯網服務
6.30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會舉行悼念集會
8.29 第八次民間記者會,前學聯秘書長岑敖暉直斥港府對話的目的是分化運動
6.30 英國外相稱密切觀察香港的情況並催促中國尊重《中英聯合聲明》
8.29 民建聯港府總部請願要求盡快制定禁蒙面法
7.01 前香港警務處處長反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8.29 「撐警大聯盟」抗議監警會主席梁定邦稱警員執勤時須展示編號
7.01 五十五萬人參加民陣第五次反修例遊行
8.29 民建聯舉行記者會反對罷課
7.01 香港示威者衝入立法會大樓並發表《香港人抗爭宣言》
8.29 香港保險業聯會認為反修例運動對影響香港經濟和其國際保險樞紐地位
7.02 林鄭強烈譴責示威者暴力衡擊立法會大樓
8.29 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向家長發信堅決反對罷課
7.02 中聯辦和港澳辦分支持港府就衝擊香港立法會大樓依法追究
8.29 反修例社福聯合陣線到社會福利署總部抗議
7.02 梁君彥宣布立法會大樓損毀嚴重未能舉行會議
8.30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期望港府尊重集會、發言、表達意見的自由與權利。
2.17 陳同佳殺害潘曉穎
7.02 英國外相譴責各方暴力並呼籲港府勿將7月1號的事件當作鎮壓借口
8.30 香港多個辦學團體表示不鼓勵,不支持或不建議罷課
3.13 陳同佳在港被捕
7.02 特朗普稱港人追求民主但有些政府不想要實踐民主
8.30 八專業團體稱會為學生罷課提供專業支援
3.15 陳同佳案件首次提堂
7.02 香港監警會表示會成立調查小組研究近日示威活動。
8.30 香港六宗教領袖呼籲政府及示威人士冷靜
3.16 台灣士林地方檢察署要求香港警方提供證據
7.02 香港總商會強烈譴責示威者衝擊立法會
8.30 天水圍及大圍有市民發起「飯後散步」活動
3.20 台灣法務部向港府提出司法互助請求
7.02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外國人士對香港說三道四是干預中國的內部事務
8.30 台灣陸委會呼籲中國政府及港府克制
3.21 香港警方派員到台灣
7.03 文翠珊稱中國尊重香港高度自治極其重要
8.31 香港網民發起賞花、自由行「替代」遊行
3.22 台灣陸委會香向港府轉達司法互助請求
7.03 港大校長呼籲各方理性而務實地努力解決紛爭
8.31 香港警察衝入港鐵太子站追捕示威者
4.12 陳同佳案件第二次提堂
7.03 傳道人陳凱興發起絕食抗議港府未有收回修例
8.31 港府譴責示威者暴力升級
4.26 台灣士林地方檢察署第二次向港府提出司法互助請求
7.05 香港大專學界拒絕和林鄭閉門對話
8.31 香港工業總會呼籲各界理性表達訴求,不要罷工、罷市、罷課
5.02 李家超指港台之間沒有移交逃犯的安排
7.05 一群「香港媽媽」再次在遮打花園舉行香反修例集氣大會
8.31 《願榮光歸香港》出台
5.03 台灣法務部第二次向港府提出司法互助請求
7.05 28歲香港的麥女士���樓死亡,死前留下字條批評政府不回應民間訴求
9.01 香港網民發起「機場交通壓力測試」
5.07 台灣陸委會第二次向港府轉達司法互助請求
7.06 香港教育大學生會悼念因反修例自殺的教大學生盧同學和校友鄔小姐
9.02 大律師公會要求政府正式撤回《逃犯條例》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5.10 陳同佳案件第三次提堂
7.06 數千名香港網民到屯門遊行抗議區內噪音問和賣淫問題
9.02 路透社報道稱林鄭與商人會面時稱如果有選擇她會下台
6.21 香港律政司檢控官以個人名義致函台灣士林地方檢察署
7.07 「6.12人道支援基金」成立
9.02 職工盟在發起全民三罷集會
6.28 台灣法務部依港府要求提供資料
7.07 逾二十三萬人參加九龍區大遊行
9.02 四千名學生出席中學生罷課集會
7.03 台灣陸委會將資料送交港府
7.08 香港歌手何韻詩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例會講述香港反修例情況
9.02 香港大專學界在中文大學集會
7.05 台灣陸委會呼籲港府回應台灣的司法互助請求
7.08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國務卿接見了香港親民主派的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
9.02 香港有多間中學學生響應罷課
7.05 陳同佳案件第四次提堂
7.09 林鄭以「壽終正寢」形容修例工作
9.02 香港醫護界集會抗議警方濫權濫暴
8.22 陳同佳案件第五次提堂
7.10 千人出席示威者麥小姐追思會
9.03 中國國務院港澳辦認為修例風波已變質為爭奪管治權
9.10 陳同佳案第六次提堂
7.11 香港示威者梁凌杰公眾告別禮舉行
9.03 中國國務院港澳辦認為修例風波已變質為爭奪管治權
1.16 如香港未能控告陳同佳謀殺,台灣稱檢調部門將按程序處置。
7.11 中聯辦主任稱中央政府堅定支持林鄭
9.03 香港醫護界由九龍醫院西翼行至醫管局大樓。
2.03 陳同佳案第七次提堂
7.12 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會見林鄭
9.03 德國多間傳媒呼籲總理默克爾就北京鎮壓香港示威對華表明立場
2.03 台灣士林地方檢查署要求將陳同佳遣返到台灣,並向陳同佳發佈通緝令
7.13 近三萬人出席針對水貨客擾民的「光復上水」行動
9.04 林鄭稱會撤回條例草案但不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及釋放和放棄檢控被補人士
2.04 台灣法務部第三次向港府提出司法互助請求
7.14 千人出席新聞界靜默遊行
9.04 香港工業總會表示尊重港府決定撤回修例
2.04 李家超表示會認真處理外地司法管轄區的請求
7.14 十萬五千人參與沙田區遊行
9.04 美國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歡迎港府撤回修例,但仍會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2.06 台灣陸委會將請求遣返陳同佳之說明資料送交港府。
7.14 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要求警隊保障警員安全和免受滋擾。
9.05 中國外交部就要求美國停止推動審議《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2.31 陳同佳案第八次提堂
7.15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前院長建議高官下台,改組行會和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9.06 近五百名中大師生在百萬大道組成人鏈,譴責警方濫暴及濫捕
2.12 香港保安局向提出修訂《逃犯條例》
7.15 警隊管理層承諾檢討戰術及���備
9.06 香港社會及政治組織從業員工會在遮打花園集會
2.12 死者潘曉穎母親公開支持政府修訂條例
7.15 兩千四百人陪同金鐘絕食者苦行上特首住所
9.06 港九新界繼續有多間中學出現人鏈
2.13 修例内容從即日起諮詢公眾二十日
7.17 九千人出席香港長者遊行
9.06 德國總理默克爾呼籲中方給予香港市民權利和自由
2.13 泛民主派反對修例
7.18 文翠珊稱英國希望與中國維持良好經濟關係但同時仍會為香港表態
9.06 九龍塘數間中學學生校友組成人鏈促請港府回應五大訴求
2.15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通過支持政府修例
7.18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提出私人草案解決台灣殺人案爭議
9.07 香港建制派要求港府監察老師言行和高中的通識課程
2.19 林鄭指修例是為了堵塞現行漏洞
7.18 香港大學學生和校要求校長撤回針對7月1日立法會衝突的譴責聲明
9.07 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稱港府對動用緊急法持開放態度
2.19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稱香港不應該成為國家安全的法外之地
7.18 歐洲議會通過議案要求港府撤修例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9.08 香港網民發起「香港人權與民主祈禱會」呼籲美國落實《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
2.21 台灣陸委會指港府的修例有政治意圖
7.18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譴責歐洲議會議員就香港議題提出議案
9.09 全港今日有逾208間學校及校友發起聯校人鏈活動
2.21 台灣政黨時代力量警告恐怕修例後有更多「李明哲事件」發生。
7.18 蔡英文稱對來自���港的示威者會基於人道做適當處理
9.09 黃之鋒在柏林呼籲各國與香港站在同一陣線
2.26 鄭若驊指修例可以彰顯公義和法治
7.19 多名學者、宗教界人士和前高官呼籲林鄭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9.10 林鄭稱對有外國議會企圖介入香港事務表示絕不認同及深切遺憾
3.04 香港大律師公會指修例會有損香港國際形象
7.20 香港建制派稱三十二萬人出席守護香港集會
9.10 多名學者、政界人士和前高官懇請港府徹查7.21和8.31事件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3.04 台灣多個人權組織抗議港府修例
7.20 各界人士促請港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9.10 中國外交部指已就德國外長晤黃之鋒提出嚴正交涉。
3.06 香港美國商會指修例影響香港聲譽及地位
7.21 四千人出席香港社福界靜默發起遊行
9.11 香港醫療界登報要求港府回應五大訴求
3.07 泛民主派成員訪台呼籲台港政府簽訂司法互助協定
7.21 逾兩百名香港警察家屬聯署呼籲林鄭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9.11 一群香港化學工程師經研究指催淚彈成分殘留超過半月
3.07 經民聯稱商界關注修例影響香港營商環境
7.21 四十三萬人出席民陣第六次發起反修例遊行
9.11 400人聯署促請美國國會盡快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3.07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指修例要求由台灣提出
7.21 香港示威者在中聯辦外宣讀721宣言
9.15 市民在港島聚集,在多處縱火及堵路。
3.10 民陣到中聯辦請願
7.21 大批白衣人在香港元朗西鐵站閘口外大肆堵截並攻擊市民
9.17 林鄭再次批評激進人士破壞公共設施
3.12 鄭若驊到指啟動移交逃犯過程最後由法院作把關
7.22 香港社福界遊行到元朗警署
9.17 黃之鋒和何韻詩在美國國會發言指香港正步向一國一制等。
3.12 台灣立法院通過提案請台府就香港修例涉與港府協商
7.22 范姓26歲香港男子因與家人政見不合墮樓身亡
9.18 港府回應黃之鋒發言,指其作出失實指控,並重申外國議會不應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3.13 中國公安部前副部長透露從内地逃到香港的重犯達三百多人
7.22 香港總商會發譴責7月21日號的暴力事件
9.18 美國眾議院院長佩洛西聯同兩黨眾議員召開特別記者會支持《香港人權民主法案》
3.13 兩泛民主派議員到台灣商討兩地引渡事宜
7.22 香港示威者抗議親建制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勾結黑社會襲擊市民
9.19 1100人參與香港科大學「科大之路」
3.13 李家超指提交立法草案會考慮不同意見
7.22 林鄭強烈譴責示威者衝擊中聯辦和元朗暴力事件
9.19 逾千名中學生參與「沙���聯校人鏈」行動
3.15 香港眾志及嶺南大學學生堵塞政府總部大堂
7.22 多方譴責香港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勾結黑社會攻擊市民
9.19 高等法院下令港鐵須保留8月31日的閉路電視片段
3.15 歐盟駐港澳門辦事指已就修例向港府表達關注
7.22 台灣陸委會呼籲港府傾聽民意
9.20 荃灣多間中學的學生舉行人鏈活動圍繞荃灣港鐵站
3.16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指希望個別國家尊重香港的法治和立法進程
7.22 國泰航空空中服務員工會譴責港府及警方縱容暴力行徑
9.20 數百學生參與香港教育大學校園集會
3.18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國會代表團稱關注修例
7.22 美國國務院發聲明稱對元朗襲擊感到不安
9.20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指有證據顯示被捕人士在扣留期間遭受虐待
3.19 香港總商會稱認為現時方案的保障措施仍有不足
7.22 英國外交部國務大臣稱英國政府密切關注元朗襲擊事件
9.21 「光復屯門公園」遊行
3.20 中華廠商會稱李家超承諾考慮剔除約十條經濟罪行。
7.22 中國官方媒體指香港示威者挑戰中央政府權威
9.21 何君堯號召市民清理各區的連濃牆。
3.24 多個專業團體召開記者會表明反對修例
7.23 多名前香港高官議員再次請港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9.21 元朗721襲擊事件事發兩個月,有市民舉行元朗站靜坐行動
3.26 港府在新草案中提高移交逃犯門檻及從移交範圍剔出部分經濟罪行
7.24 公共事業聯盟聯和香港民主促進會要求林鄭撤回修例
9.22 有市民中午到沙田新城市廣場和連城廣場靜坐
3.26 多個香港商會歡迎政府修改草案
7.24 香港網民不滿港鐵的處理元朗襲擊手法
9.22 陳彥霖浮屍被發現在香港油塘海面
3.27 泛民提出議案要求政府擱置修例被否決
7.24 香港公務員或員工抗議港府和警隊處理元朗襲擊不力
9.23 新界北總區警司稱網上片段只見有警員在踢一件黃色的物體而非被捕人士
3.27 美國眾議院議長���美國人的人身安全及在港美國企業利益必定會受修訂後的《逃犯條例》影響。
7.24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稱必要時駐港解放軍可以出動
9.23 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首董建華指政治風暴將香港推到危急邊緣
3.29 英國保守黨議員促請英國政府關注港府修例
7.25 警隊員佐級協會主席以蟑螂形容示威者
9.24 九龍東有聯校人聯活動
3.29 香港美國商會指對政府新的修訂仍有嚴重憂慮
7.25 民陣和工黨就元朗襲擊到廉政公署總部舉報警務處處長等人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
9.24 有市民到金鐘太古廣場喊口號並和親中人士對���
3.29 《逃犯條例》修訂正式在香港刊憲
7.25 香港港鐵將軍澳線車長要求港鐵就中央控制在7月21日的決策失當道歉
9.25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分別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3.31 一萬二千人參加民陣第一次反送中遊行
7.25 多名香港前高官、學者及社會人士譴責���朗的暴力襲擊事件
9.26 中國外交部批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3.31 多個人權組織致函林鄭反對修例
7.25 數百名香港公務員譴責警方未能保護市民和要求港府回應五大訴求。
9.26 港澳辦指《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4.01 林鄭稱不會收回這條例
7.25 美國國務卿稱希望香港抗議活動保持和平和中方克制
9.26 林鄭稱現時只會按既有機制讓監警會調查
4.01 自由之家主席去信林鄭稱關注修例
7.26 香港醫學界發起表達對港府及警隊連日不公義行為的不滿
9.27 香港市民集會聲援被送往新屋嶺被捕人士
4.02 香港大律師公會稱政府誤導公眾
7.26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稱關注7月21日元朗襲擊事件和香港警方的鎮壓
9.28 民陣發起在金鐘添馬公園舉辦雨傘運動五周年集會
4.03 《逃犯條例》修訂於立法會首讀及開始二讀。
7.26 多名港府政務官發表匿名信促特首林鄭月娥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9.29 929全球反極權大遊行,期間一名印尼記者眼部中彈。
4.03 傳媒界聯署反對修例
7.26 民陣譴責香港警隊員佐級協會主席以蟑螂形容示威者
9.29 全球�����響應「929全球反極權大遊行」
4.08 港澳辦主任張曉明稱支持特區政府修例
7.26 香港航空業界在香港機場發起抗議行動
9.30 香港大專學界代表指已向美國提供超過三十人的制裁名單
4.08 英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指總領事賀恩德早前已就修例接觸港府
7.26 張建宗就元朗恐襲中警方的處理手法致歉
10.01 民陣發起「沒有國慶只有國殤」遊行
4.08 法律界選委聯署促請港府撤回修例
7.26 香港警察員佐級協會批評張建宗妄自斷定警隊對錯
10.01 香港網民發起「六區開花」於多區和警方激戰,一名中學生示威者被近距離射擊。
4.09 台北律師公會發表聲明批評港府修例
7.27 港鐵多條路線車長相繼發實名聯署向港鐵提出追究警方失職
10.01 港府譴責對多區衝突
4.12 李家超表示已向台灣提出見面商討處理陳同佳案事宜
7.27 二十萬八千人於元朗自發遊行抗議警察處理元朗襲擊不當
10.04 林鄭宣布通過引用《緊急法》訂立《禁蒙面法》
4.12 台灣陸委會回應香港的會面要求
7.27 多名香港高官就讀母校的師生校友聯署要求有關官員下台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10.04 台灣陸委會認為「禁止蒙面法」民眾的權利,呼籲港府回應市民訴求
4.12 香港立法會內委會就《逃犯條例》修訂組成法案委員會。
7.28 多名港府新聞主任要求港府回應市民五大訴求。
10.04 全港各區爆發示威反對蒙面法
4.12 陳同佳第九次提堂
7.28 7月27日香港元朗遊行的發起人鍾健平被捕
10.04 香港高等法院拒絕就《禁止蒙面規例》頒布臨時禁制令
4.16 泛民主派建議港府以「日落條款」方式修例
7.28 近五千人參加「毋忘上環,追究上環開槍大遊行」
10.06 香港高等法院拒絕香港民主派議員就《禁止蒙面規例》頒布臨時禁制令的要求
4.17 負責修例的法案委員會未能選出主席
7.29 港澳辦稱希望香港社會各界反對及抵制暴力行為
10.07 香港網民發起反蒙面法遊行
4.17 香港各界商會聯席會議認為條例應只適用嚴重罪行
7.29 美國國務卿希望中國做出正確的事情並尊重涉及香港的協議。
10.10 有中大學生自稱被捕後在遭受性暴力
4.18 加拿大全球事務稱加拿大政府已就修例質詢港府
7.29 香港美國商會稱會員對香港短期前景感悲觀
10.12 香港網民發起「反緊急法遊行」
4.20 林鄭表示不會接受泛民主派的「日落條款」建議
7.30 警察代表與張建宗商討有關其就7月21元朗襲擊向市民致歉的言論
10.13 香港銀髮族今日起在灣仔警察總部外靜坐
4.25 美國國務院稱會密切監察香港修例
7.30 香港網民在不同港鐵站阻礙車門關閉,抗議港鐵處理元朗襲擊事件不當
10.13 香港網民發起「18 區開花」行動在多區堵路、縱火,並和警方衝突。
4.25 泛民議員楊岳橋建議賦權港府及司法機關處理香港居民涉外案件
7.30 香港廉政公署將調查警察在7月2日元朗襲擊中有否公職失當
10.14 香港示威者在遮打花園舉行「香港人權民主法案集氣大會」
4.28 十三萬人参與民陣第二次反送中遊行
7.30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反修例運動是美國的作品
10.16 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4.29 林鄭回應遊行指市民不理解修例,李家超稱正與台灣溝通
7.30 三千名香港會計師聯署要求調查7月21日元朗襲擊
10.18 香港市民午飯時間在五區「快閃遊行」
4.29 陳同佳被判囚二十九個月,預計將於本年10月中旬將獲釋。
7.30 近千名香港市民到葵涌警署聲援7月28日被捕人士
10.18 陳同佳去信林鄭稱願意到台灣自首
4.29 紐約市大律師公會會長去信林鄭促請港府撤回修例
7.31 解放軍駐港司令員稱近期香港發生的暴力事件觸碰「一國兩制」底線。
10.19 香港網民發起國際人道救援祈禱會
4.30 修例的法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仍未能選出主席
7.31 前香港特首董建華稱反修例運動是由外部勢力組織。
10.20 台灣陸委會稱港府在背後操作陳同佳來台自首
4.30 香港立法會法律顧問曹志遠要求政府澄清草案內容
7.31 教大校長建議港府說明已正式撤回修例
10.20 警方水炮車在遊行期間向九龍清真寺噴射藍色水劑
5.02 台灣陸委會稱對和港府磋商有保留
7.31 一批香港律政司檢控人員批評當局處理有關反修例示威的檢控不當
10.21 台灣陸委會表示港府不應操作嫌犯自行到台灣
5.03 親商界議員田北辰去促港府撤回修例,並建議授權香港法院審理香港居民涉外案件
7.31 香港職工盟號召成員工會8月5日全城罷工。
10.22 台灣陸委會、內政部及法務部呼籲港府儘快安排台港雙方如何建立司法互助機制
5.04 香港立法會内委會指派建制派石禮謙主持修例法案委員會
7.31 一群香港醫療界人士發公開信要求港府回應五大訴求。
10.23 李家超宣佈撤回修訂《逃犯條例》草案
5.05 泛民議員稱法案委員會秘書「政變」
7.31 近千市民在暴雨到法院外聲援7月28上環衝突被捕示威者。
10.23 陳同佳刑滿出獄
5.05 泛民議員尹兆堅建議擴展香港法院域外法權。
8.01 二千人參與香港金融業界人士集會
10.26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舉行「播種和平 玫瑰經祈禱會」
5.06 建制派和泛民主派的法案委會員各自訂於同樣時間續會
8.01 「全港反修例聯席」譴責警暴力並促請林鄭回應五大訴求
10.26 香港醫護人員發起「尊重人權 克制警權」集會
5.07 鄭若驊稱坊間提出的替代修例方案違反普通法原則,李家超稱港府的修例符合人權和香港的法律程序。
8.01 中大校長與���生討論近日示威被批評「遊花園」
10.31 香港高等法院批下臨時禁制令禁止任何人發佈任何訊息或言論促進、鼓勵或煽動其他人士威脅使用暴力
5.08 國際商會香港區會稱港府的倉卒立法感到失望
8.01 香港警方以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等罪名拘捕7男1女,大批市民接獲消息後到警署聲援
11.02 香港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候選人發起選舉聚會
5.09 林鄭稱為修例帶來的風波感到痛心和遺憾
8.02 四名美國參眾議員聯要求特朗普譴責北京破壞香港自治
11.03 香港網民發起「香港人反警暴 七區緊急行街」示威
5.09 台灣陸委會稱不會在修例的前提下與港府協商
8.02 何君堯稱要依法追究所有參與暴力活動的暴徒
11.08 周梓樂證實不治
5.11 泛民主派和建制派議員在立法會會議室衝突,雙方的法案委員會訂於稍後同一時間
8.02 香港社福界指有超過2,000名員工將於8月5日罷工
11.09 香港市民發起主題為「主佑義士」祈禱及追思會
5.11 千人出席民陣集會,支持留守會議廳的泛民主派議員
8.02 台灣陸委員會駁斥董建華稱反修例運動有台灣和美國在背後操控的說法
11.11 全港大三罷「黎明行動」在多區堵路縱火並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
5.13 保護記者委員會要求港府撤回修例
8.03 香港公務員發起集會要求港府回應五大訴求
11.11 台灣陸委會呼籲中國政府及港府妥善回應民眾期待
5.14 泛民主派和建制派的法案委員會會議各自腰斬
8.03 兩名美國眾議員要求美國政府促請港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11.11 全港多間大學宣布停課。
5.14 德國或會因香港修例而取消與香港的長期移交逃犯協議。
8.03 「旺角再遊行」,有示威者將中國國旗丟進海裡
11.12 全港繼續大三罷,防暴警察闖入香港中文大學校園
5.14 多個教育界團體發起聯署要求撤回修例
8.04 十五萬人參與將軍澳遊行
11.12 一名自稱為現任香港警察人士指有同袍強姦示威者
5.14 香港保安局稱《逃犯條例》初訂立時無刻意剔除香港與中國其他部分的移交安排
8.04 兩萬���參與港島西反修例集會
11.13 全港繼續大三罷,示威者繼續在各大學校園留守。
5.15 中聯辦稱修例既有法理依又有現實迫切需要。
8.05 林鄭稱玉石俱焚將香港推上不歸路
11.13 法庭決定拒絕批出臨時禁制令禁止警方在沒有搜查令或沒有法例准許下進入中大校園
5.15 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指修例有迫切性
8.05 一群香港文化工作者於香港大會堂低座空地集會
11.14 全港繼續大三罷,示威者繼續在各大學校園留守。
5.15 逾40個民間團體及專業團體組成「全港反送中聯席」
8.05 涉及8月3日的旺角衝突的13人今午於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11.14 香港示威者在愛丁堡廣場舉行「消防救護打氣大會」
5.15 12名香港大律師公會現任和前主席聯署反對政府企圖強行修例
8.05 反修例示威者在香港各區集會
11.14 香港警務處處長委任懲教署人員為特務警察
5.16 泛民主派及建制派無法就法案委員會衝突達成共識
8.06 「民間記者會」炮轟陳茂波昨日的言論失實
11.15 全港繼續大三罷,示威者繼續在各大學校園留守。
5.16 林鄭稱中國官員表態是合理的
8.06 港澳辦發言人重申中央政府支持林鄭及警隊
11.15 九間香港大學校長稱港府須牽頭解決問題
5.16 台灣陸委會批評中國官員表態支持港府修例
8.06 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回應指港澳辦稱示威針對國家主權並非事實
11.16 示威者撤離中文大學,理工大學局勢變得緊張。
5.16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指關注修例影響香港法治
8.06 香港總商會譴責過去數周的暴力衝突
11.16 港府各政府清理路障,有解放軍操出軍營清理路路障
5.17 香港立法會內委會就法案委員會衝突無法達成共識
8.06 張建宗呼籲市民要多體諒警隊
11.17 示威者和警方在理工大學爆發多輪衝突
5.17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表明中央政府全力支持修例
8.06 浸大學生會會長方仲賢購買觀星筆被指為藏有攻擊性武器被捕
11.17 香港理工大學教職員及校友網上聯署,呼籲警方停止用武力和校園內人士儘快撤離。
5.17 香港教區湯漢樞機呼籲教友為修例而祈禱。
8.07 香港法律界黑衣靜默遊行
11.18 理大留守示威者多次嘗試逃走,包括游繩和使用地下渠道
5.19 自由黨舉辦修例答問大會,出席的李家超被批評答非所問。
8.07 香港市民集會以鐳射筆「觀星」
11.18 高等法院裁定反蒙面法違憲
5.20 李家超稱已要求修例法案繞過法案委員會直接二讀。
8.08 浸大學生會舉行集會聲援早前因購買觀星筆被捕的會長
11.19 香港理工大學仍有示威者留守
5.21 副總理韓正稱中央政府完全支持港府修例
8.08 「民間記者會」請警方以警員示範警方的武器何以不足以致命。
11.19 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層要求警方暫時不要進入校園
5.21 金巴崙長老會要求港府暫緩修例
8.08 民主動力到灣仔警察總部抗議警方妨礙區議員在遊行集會現場執行職務
11.20 李家超稱所有從理大離開的人士都會被警方以涉嫌暴動罪拘捕
5.22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要求港府撤回修例
8.09 香港網民發起「萬人接機」行動
11.20 美國參議院一致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5.22 中聯辦副主任陳冬稱中央完全支持香港依法修例
8.09 教大校長要和平理性地去表達意見
11.20 香港理工大學局勢緩和
5.22 無國界記者發呼籲香港立法會議員反對修例
8.09 大陸民航局要求香港國泰航空禁止參與和支持反修例運動的機組人員飛內地
11.21 香港理工大學仍然有少量示威者留守
5.24 歐盟各成員國駐港外交代表和林鄭會面抗議修例
8.09 解放軍駐港部隊高層指駐港部隊會堅決與邪惡分裂勢力鬥爭。
11.21 有人發起絕食要求港府確保數天後的區議會選舉如常
5.24 香港立法會內委會通過撤銷修例的法案委員會
8.09 英國外相呼籲林鄭就反修例運動展開獨立調查
11.22 香港理工大學仍然有少量示威者留守
5.25 林鄭稱會面時聽不到歐盟成員國代表對修例的具體擔憂
8.09 一群香港天主教徒舉行「與主同行 齊上齊落」祈禱會
11.23 香港理工大學仍然有少量示威者留守
5.27 香港總商會建議政府在修例中增設三項保障
8.10 香港示威者在大埔遊行,期後轉戰各地
11.23 香港教育界人士和家長發起「保護小朋友 停止使用化學武器」遊行
5.27 中國外交部稱已向歐盟各國交涉,要求他們不得染指香港的內部事務。
8.11 港府譴責示威者在各區非法集會
11.24 香港理工大學留守人士代表稱部分人已經達到身心崩潰的狀態。
5.27 國際記者聯會要求港府撤回修例
8.11 香港示威者在太古港鐵站扶手電梯被警員追捕和在近距離被胡椒彈擊中。
11.25 香港民主派區議會選舉大勝
5.29 多國議員呼籲港府撤回修例
8.11 警方在葵芳港鐵站釋放催淚氣體和懷疑射盲一名女示威者
11.25 當選民主派香港區議員到理工大學附近聲援被困人士
5.29 教聯會批評多間本地中學師生校友聯署反對修例
8.11 反修例活動發起人收到恐嚇信息而住所門外被淋紅油
11.25 香港理工大學留守示威者估計不足十人
5.30 建制派議員建議港府提高將移交逃犯的門檻和限制只能由中央機構提出引渡要
8.11 ���放軍駐港部隊政治委員香港年輕人遵��法治
11.26 香港理工大學校方派出團隊進入校園搜尋留守者
5.30 李家超宣布將移交逃犯的門檻由三年以上提高至七年
8.12 逾萬名香港市民到機場集會
11.26 香港理工大學校友聯署呼籲警方及校方以寬容及人性化協助被困人士
5.30 香港總商會發聲明歡迎政府新修訂,香港美國商會就修例向港府提出八大問題
8.12 中大調查顯示「全面撤回修例」和「表達對警方處理示威手法不滿」是示威者參與運動最重要原因
11.27 特朗普正式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5.30 英國外相侯俊偉及加拿大外長方慧蘭促請港府考慮各界對修例的關注
8.12 國務院指香港開始出現恐怖主義的苗頭
11.27 多區商場有「和你唱」活動聲援理工大學留守者。
5.30 香港記者協會發表聲明反對修例
8.12 中聯辦譴責有暴力分子採取極端暴力行為
11.27 香港理工大學校方指未有發現任何留守人士
6.03 亞洲出版業協會要求港府就修例作更廣泛諮詢。
8.12 泛民主派會議召集人毛孟靜認為中央冀轉移視線
11.27 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層建議警方解封校園
6.03 港府稱修例中有廣泛的人權和程序保障
8.12 李家���稱警察並不會參與任何違法行
11.28 香港示威者發起《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感恩節集會
6.04 明報頭版刊登了全港一百八十五間中學校友師生家長聯署反修例聲明,呼籲香港人參與6月9日反修例遊行
8.13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指香港警方的做法違反國際慣例和標準
11.29 香港警方解封理工大學
6.05 教協調查顯示69%受訪會員不同意修例
8.12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指美國外交官是香港示威活動的幕後黑手的說法荒謬
11.30 有香港市民發起「老幼攜手、和你同行 」集會
6.05 香港律師會稱修例影響深遠港府不應倉卒立法
8.12 約翰遜呼籲香港各方冷靜
12.01 香港社工團體舉行「孩子不要催淚彈」親子集會和遊行
6.06 近三千人參與法律界黑衣遊行反對修例
8.12 「民間記者會」炮轟香港警察過份使用武力
12.01 香港組織香港自治行動發起「感謝美國保護香港大遊行」
6.06 多個人權組織再次修例向林鄭發公開信
8.12 數百名市於港鐵太古站抗議未能保障乘客安全
12.01 香港示威者發起「毋忘初心大遊行」
6.06 香港大律師公會稱擔心修例便利內地的刑事檢控
8.12 逾百香港基督教教牧遊行批評警暴
12.02 香港廣告界人士發起罷工集會
6.07 浸信會聯會要求港府撤回修例
8.12 數百名香港市民在青山警署外聚集聲援被捕人士
12.06 香港示威者發起集會抗議警方濫發催淚彈
6.07 香港立法會法律顧問曹志遠要求保安局就修例再次澄清
8.12 香港警務處副處長承認派員喬裝不同人物和曾用過了過期催淚彈
12.06 民陣發起國際人權日遊行
6.08 香港總計有近二十七萬人次連署反對修例
8.13 澳洲總理期望林鄭聆聽市民訴求
12.07 香港親建制組織發起「愛國護港」集會
6.08 澳洲珀斯有港人發起遊行反對修例
8.13 杜魯多稱加拿大極度關心香港情勢
12.08 林鄭稱建制派在選舉中敗選與港府有直接關係
6.08 宣道會香港區聯會要求港府暫緩修例
8.13 林鄭反問示威者是否忍心將香港推落深淵
12.09 香港網民再次發起大三罷行動,
6.09 一百零三萬人參與民陣第三次反修例遊行
8.13 香港泛民主派指林鄭已無法控制警隊
12.10 《禁蒙面法》失效
6.09 全球各地示威聲援香港反修例
8.13 民建聯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抗議英國干預香港內政
12.10 數百人出席「國際人權日集會」
6.09 港府稱6月12日恢復二讀修例
8.13 新世界促請社會停止暴力行為
12.11 香港監警會國際專家小組全體辭職
6.10 美國促請港府諮詢本地和國際持分者
8.13 太古稱堅決支持港府和警方止暴制亂
12.12 香港民間集會團隊舉行「612 半週年紀念集會」
6.10 林鄭稱明白遊行人士憂慮但會繼續修例
8.13 新鴻基呼籲示威者停止暴力
12.12 數百市民排隊參與周梓樂設靈
6.10 香港四大警察協會譴責示威暴力行為。
8.14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登報譴責暴力事件影響經濟和破壞一國兩制
12.12 香港中學生團體在屯門集會聲援被捕中學生
6.11 林鄭回應不合作運動,稱違法將有後果
8.13 香港市民在機場發起「警察還眼」行動
12.13 香港學生團體舉辦中學生集會聲援被捕學生
6.11 梁君彥宣布翌日修例恢復二讀
8.13 香港醫護人員在醫院靜坐譴責警暴
12.15 多區香港商場有「和你Christmas shop」行動
6.11 台灣陸委員稱修例打開送中大門
8.13 歐盟對外行動署呼籲香港各方保持克制
12.15 香港社福界集會號召同工罷工
6.11 ���主教香港教區呼籲港府和市民保持克制
8.13 英國議員建議給予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港人英國國籍
12.15 香港建制派發起「反對暴徒暴力對待市民集會」
6.11 美國眾議院議長稱修例通過後要重新評估香港自治程度
8.13 中國外交部批評美國參眾議員挑唆香港民眾與港府及中央政府對抗
12.17 香港社福界今天起罷工三日
6.11 香港藝文界人士絕食抗議港府修例。
8.13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稱香港警方做法違反指引
12.19 香港社福界舉行罷工集會
6.12 示威者佔領立法會一帶道路
8.14 《環球時報》譴責香港激進示威者對內地人施加暴力
12.19 香港社福界遊行到多國領事館
6.12 梁君彥宣布押後會議
8.14 香港新聞界譴責《環球時報》記者受襲事件
12.19 星火同盟被警方凍結基金七千萬元
6.12 香港記協譴責港府拒絕撤回修例導致警民衝突及多人受傷
8.14 法國外長呼籲港府重新恢復對話
12.20 香港示威者在各區商場抗議和破壞反對警方凍結星火同盟資金
6.12 台灣民間團體呼籲台灣政府管制香港公務員及中資支持的港資企業來台
8.14 香港市民包圍葵芳站要求港鐵交代
12.20 「我要攬炒」團隊及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上載逾百頁的制裁名單
6.12 澳洲外交部長稱澳洲密切關注香港修訂《逃犯條例》
8.14 港府譴責示威者包圍及毆打旅客及記者
12.21 逾百名香港市民因7月21事件五個月在元朗聚集
6.12 七位港府前高官請林鄭撤回方案
8.14 中國駐歐盟使團稱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
12.21 有香港網民號召在尖沙咀海港城「和你Shop」
6.12 香港六宗教領袖呼籲港府和市民克制
8.14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稱美國有議員是極端暴力分子背後的黑手
12.21 有團體發起題為「Name and Shame 杜絕政治酬庸」集會
6.12 林鄭稱示威者的行為屬暴動
8.14 進步教師同盟促請教育局官員與市民同行
12.22 香港網民發起「聲援維吾爾族人權集會」
6.12 德國國會議員建議德國政府評估修例對兩地引渡協議的影響
8.14 港鐵職員要求港鐵強烈譴責警方各種影響鐵路安全的行動
12.23 香港網民發起集會聲援星火同盟
6.12 英國外相呼籲香港各界冷靜並促請港府聆聽各界意見
8.14 香港建制派責示威者毆打內地旅客及記者
12.24 多區商場都有市民聚集和喊口號
6.12 台灣陸委員呼籲港府儘速撤回修例
8.14 香港市民趁鬼節到警署燒衣紙及用鐳射筆照射警署外牆
12.25 香港網民在多區舉行「聖誕變裝遊行」及「和你shop」
6.12 特朗普稱有信心香港和中國會解決他們的分歧
8.14 ��������呼籲���過���話解決香港問題
12.26 香港網民發起在多區商場「和你 SHOP 蒙面日」
6.12 文翠珊稱關注修例對在港英國國民影響,
8.14 美國國務院北京遵守對香港的承諾
12.28 香港網民發起「北區和你 Shop」行動
6.12 香港醫療界呼籲警方和集會人士克制並促請港府聆聽民意
8.14 愛爾蘭駐港總領事指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12.28 有區議員舉辦主題為「延續革命,毋忘初心」集會
6.12 中國外交部稱中央政府支持港府修例
8.15 三百五十名港府行政主任呼籲港府回應五大訴求
12.29 香港網民舉辦「香港人抗爭日與夜」集會。
6.12 歐盟駐港澳辦事處呼籲各方克制
8.15 中國駐日內瓦代表團稱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言論偏袒暴力分子及干涉中國內政
12.30 親中報章發社評狠批要求商店加入「黃色經濟圈」有如於黑社會收保護費
6.12 中國駐英大使稱修例並非中央命令和《中英聯合聲明》是歷史文件
8.15 六萬人出席「英美港盟、主權在民」集會
12.30 香港基督宗教團體發起「The Grief Of Us 痛心疾首追悼會」
6.13 梁君彦宣布取消���明兩日會議
8.16 香港首富長李嘉誠在香港多份報章刊登廣告
12.31 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稱最近幾個月香港的局勢牽動著大家的心
6.13 盧偉聰形容6月12日的示威活動是暴動
8.16 調查結果稱有九成受訪中學生支持罷課
12.31 香港多區有「除夕夜之路」人鏈行動。
6.13 香港不合作運動癱瘓港鐵
8.16 港府指修例的一切工作已完全停止。
12.31 香港網民在多個商場的「和你shop」
6.13 台灣總統府稱台灣關心並支持香港反修例運動
8.16 美國參議員稱如中國出動武警,美國需制裁中方
6.13 蔡英文稱台灣不接受也拒絕以修例為前提的個案移交
8.17 兩萬二千人參與教協發起「守護下一代,為良知發聲」大遊行
6.13 德國���籲示威者保持冷靜並將考慮廢除與香港的引渡協定。
8.17 千名市民參與「光復紅土」遊行
6.13 香港大律師公會譴責6月12日的暴力衝突並促請港府暫緩修例
8.17 香港建制派發起「反暴力 救香港」集會
6.13 香港總商會對6月12日的示威行動演變為暴力事件深表遺憾
8.17 香港太古街坊遊行宣傳明日的「818維園集會」
6.13 英國外交部亞太事務國務大臣稱不同意中國駐英大使指《中英聯合聲明》一個歷史文件
8.17 調查顯示93%受訪者是「和理非」,當中95%認為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底線
About & Feedback
Vereinbarung
Privatheit
FAQ
Support 24/7
Cabinet
Get premium
Donate
Comments